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总代平台_教你看懂曝光曲线图、巧用曝光或闪光补偿 华宇总代平台_教你看懂曝光曲线图、巧用曝光或闪光补偿 「你的照片过曝了唷!」每每拍照查看时,都难以正确判断照片是否曝光适度吗?究竟相机内的曝光补偿和闪光补偿要如何选择应用呢?听听摄影达人神龙摄影如何看懂曝光曲线图、巧用曝光或闪光补偿来拍出好作品的吧! 利用曲线图分析曝光情况 这 3 张照片分别是曝光不足、曝光正常、曝光过度。从曲线图来看,曝光不足的照片右边有溢出,曝光过度的照片左边有溢出,而曝光正常的照片分布比较均匀。从曲线图就可以看出哪一张过度,哪一张不足。而且曝光不足的照片暗部过暗,人物肤色暗淡;曝光过度的照片背景过亮,人物毫无细节可言;但是曝光正常的照片则细节丰富,颜色饱和度高,人物立体感强。所以在拍摄的时候随时查看曲线图,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曝光正常 ▲曝光不足 ▲曝光过度 曝光补偿和闪光补偿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称为 EV(曝光值)调整。使用该功能,可以将相机设定的自动曝光向上或向下调整几级。数值0表示相机建议的曝光。选择+值(例如+0.3、+0.7),可以增加曝光并使图像更亮;选择-值(例如-0.3、-0.7),可以减少曝光并让图像变暗。 在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的时候,可以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地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反之,如果照片过亮,就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 ▲曝光补偿EV – 0.7 ▲曝光补偿EV0. 0 ▲曝光补偿EV + 0.7 ▲曝光补偿+1EV 闪光补偿 闪光补偿的目的类似于曝光补偿,就是允许用户对闪光灯输出闪光的强度进行调节。闪光补偿可以改变周围环境及闪光灯的曝光比例,当照相机的闪光测量系统不能按照拍摄环境准确地输出闪光,导致过曝或曝光不足时,闪光补偿就能达到很好的修正作用。 例如拍摄逆光人像时,想虚化背景,突显主体,就要选用大光圈,为了帮人物脸部补光,就要开闪光灯,而相机的快门同步速度最低一般是1/125s,这样的话,拍出来的照片就有可能会过曝。这时,降低闪光补偿,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闪光补偿-1 ▲闪光补偿正常 ▲闪光补偿+1 ▲Canon 450D闪光曝光补偿功能 华宇代理1956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01-16
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登录网站_什么时候用大光圈和小光圈 华宇登录网站_什么时候用大光圈和小光圈 「大光圈」和「小光圈」在理论上很容易理解,但新手在实战或是不同的场景下应用时往往手忙脚乱,不知道用上大还是小光圈最好,若果你也有这个问题,那么希望这篇教学能够帮到你吧! 先了解什么是「小光圈」和「大光圈」 「光圈」就像一扇窗,在同一时间内(即是「快门」开放时间),这扇窗越大,能吸收的光线越多,这样相片便会变光亮,道理很容易明白。 而在相机上,「大光圈」是指把光圈调到「数字小」的位置,象是f/1.4、f/2.8、f/4等等,数字越小,光圈越大;而数字越大,光圈便越小,即是「窗」会变小,能吸入的光线不多,数字和光圈大小是刚好相反的,各位定必要留意! 明白光圈是什么和怎样调较后,让我们看看使用不同大小光圈的效果吧! 左边的为大光圈(f/1.4);右边的为小光圈(f/16)。 使用小光圈的效果 若果用上「小光圈」(像f/11、f/16、f/22等),会造成以下的效果: 1.减少光线进入,让你可以放慢快门,捕捉时间,例子有拍摄流水、车轨、星轨、光影涂鸦等; 2.让光点变成散射状,即是光芒; 3.景深变深,对焦主体以外的背景或前景不容易变模糊,可以保持清晰。 一般来说,在拍摄风景、有三脚架辅助的夜景、光芒,想保持前后景清晰,或是于阳光普照/光源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上小光圈。 小光圈(f/14)可以令太阳光芒更突出,而且保持前后景于景深范围内。 利用三脚架拍摄夜景时一般会用上f/8-11的小光圈,令景物保持于景深范围,而这数值很多时也是镜头成像最佳的光圈。 使用大光圈的效果 而大光圈(像f/1.4、f/1.8、f/2.8等等),会造成以下的效果: 1.于同一快门时间下,大光圈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从而令曝光增加,相片变亮; 2.凝固时间:因为进入的光线增加,快门可以变更快,令飞快移动的物件可以「凝固」下来; 3.景深变浅:这也许是大光圈其中一个很有用的用处 – 景深变浅,让对焦的主体从背景突显出来; 在拍摄人像、浅景深、或是于暗黑环境下手持拍摄,我们也会用上大光圈。 于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手持拍摄,大光圈加高ISO可以令相片保持清晰。 大光圈可以创做浅景深的相片,让主体更突出。 使用什么光圈的考虑步骤 好了,那么在真正拍摄时,我们又会怎样去决定用上什么光圈呢?以下为笔者在拍摄时于脑袋中会思考的步骤,各位可以慢慢了解,有需要请重头多看数遍,以明白w中的意义: (以下假设正在用「光圈先决」模式 (A-mode) 拍摄,镜头为18-55mm f/3.5-5.6的Kit lens) 1.看到想拍的风景/物件,并找到合适的角度/构图 2.景深选择:我想有浅景深吗?还是要全部也清晰?前者偏向用大光圈(f/3.5),后者偏向用小光圈(f/8或更高数值) 3.手持或有三脚架:若果手持,快门一定不可以低过「安全快门」 (1/焦距),而加大光圈可以让快门变快 4.景物会否移动?若果景物会移动,快门必定要提高速度,大光圈可以有所帮助 5.光线足够吗?若果光线足够,使用大光圈或小光圈也可,但使用大光圈的前提是快门仍不会超出相机最快快门的范围(如1/4000s或1/8000s) 6.在考虑过2-5点后,按快门速度决定ISO的多小,若果在设定的光圈下快门过慢,必须提高ISO 用大还是小光圈,取决于多个因素,一定要多实战拍摄,才可以于每次按下快门前有信心地作出决定。 后记 看完以上的介绍,对什么时候使用大小光圈应该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但切勿只顾理论,要充份掌握光圈、快门和ISO的关系,你必须多实际拍摄,但切记在按下快门前要多思考,在调较光圈后对相片会有什么影响,多练习多尝试才会有所领悟、进步,一起努力吧! 华宇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01-15
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注册平台官网_完全解读曝光直方图的奥秘 华宇注册平台官网_完全解读曝光直方图的奥秘 要正确判断照片的测光与曝光值否适宜,除了直接观察相机萤幕上的照片之外,还可以透过曝光直方图(Histogram),进行更加精准的判别,同时也不会受到相机萤幕误差影响,还原最真实的照片明暗度。国外摄影师 John Greengo 为了帮助大家更了解曝光直方图的意义,特别对其进行了简单易懂的讲解。 ▲摄影师John Greengo以简易图解方式,帮助摄影初学者更加了解曝光直方图的意义。(图片来源:petapixel) ▲一般相机的测光原理,是将画面分割成许多区块,分别进行测光后加总,最后计算出最为理想的测光值。(图片来源:petapixel) ▲先忘掉色彩,单纯将明暗区分开来,依照从左到右,由暗到亮进行排列。(图片来源:petapixel) ▲最后的结果会是这个样子,这就是曝光直方图的原理。(图片来源:petapixel) 要在相机萤幕上打开曝光直方图,可在照片浏览或即时预览模式中,按下Display键或info键,即可在萤幕上显示曝光直方图。一般而言,曝光直方图以中央为中心点,分别向左与向右延伸,越左边越暗,越右边越亮,而在理想的曝光状况下,直方图大部份会集中在靠近中央区域,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曝光直方图,正确判读照片的曝光数值是否合宜。 ▲多按几次相机上的Display键,就能呼叫出曝光直方图。(图片来源:petapixel) ▲曝光直方图在相机上的显示,可区别为RGB色彩分布与明暗分布。(图片来源:petapixel) ▲曝光直方图的判读方法,请务必牢记清楚。(图片来源:petapixel) ▲曝光直方图的左边最底表示全黑色,右边最底则为全白色。(图片来源:petapixel) 如果照片中的曝光直方图皆向左移,表示照片可能有曝光不足的问题,反之向右移的话,就会产生曝光过度的现象,无论曝光直方图过度向左或向右,都会丢失照片中部分细节,这时就要重新调整曝光金三角:光圈、快门与ISO感光度,将曝光直方图保持在靠中央部分,才是最为安全的情况。 万一,我们要拍摄特定全黑、全白环境主题,这时曝光直方图的参考价值会比较低一些,还是得靠观看实拍照片来进行最后确认。 ▲三种不同拍摄数据下的曝光直方图,可看出曝光直方图与拍摄照片的关联性。至此就能明了曝光直方图的判读方式与实际效果。(图片来源:petapixel) 华宇最高返点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01-13
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登陆地址_鲜为人知的7个测光知识 华宇登陆地址_鲜为人知的7个测光知识 你会发现,相机的测光虽然越来越智能化,但还是有曝光错误的时候。到底相机的测光系统能不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万无一失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这与相机测光系统的局限性有关,今天就来说说关于测光,那些你可能没意识到的事,并告诉大家如何利用相机的各种测光模式拍出效果最佳的照片! 相机不能分辨黑白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相机的测光系统根本分不清楚它的对象是一只黑猫还是一袭白衣。因为相机无法像人眼一样识别主体色彩。 相机只是被设定为通过测量被摄对象反射回来的光亮度来调整曝光,最终在照片上产生中灰影调。而这个反光率为18%的中灰影调,是根据自然景物中间调(灰色调)的反光表现而定的。所以拍摄一只黑猫时,要减少1-2档曝光量,否则照片上得到的就是一只灰猫。而想真正还原白衣飘飘的场景,就得增加1-2档曝光。 因此,当被摄体是黑色或白色时,曝光要遵循“白加黑减”的原则。 评价测光(矩阵测光)不适用逆光 评价测光(矩阵测光)模式是将取景画面分割成数个不同区域,将各个区域所测的曝光值经由机内的程序运算,求出最适合的光圈及快门组合。 这种测光模式非常智能化,它能模拟人脑对拍摄时经常遇到的均匀或不均匀光照情况做出判断,但这种判断也会出现失误。 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在逆光环境下会误以为你想得到一个脸部曝光正确的背光人像,所以就按着猜测的那样曝光,因此最后出来的不是你想要的利落的剪影。 中央重点测光是较有效的测光方式 这也是几乎所有的相机生产厂商都将中央重点测光作为相机默认测光方式的原因。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的测光方式,它的测光算法较简单粗暴,主要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的测光数据,而画面中央以外的测光数据则不作主要考虑。 ——www.fsbus.com 对于有经验的摄影师,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较有效的测光方式,因为对他们来说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评价测光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某些相机测光有偏差 如果你拍出来的照片一直存在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的问题,要不是使用不当,那就可能是相机本身的问题。 例如宾得K20D就普遍存在欠曝问题,而尼康D800则收到大量过曝的反馈。面对这种情况,你需要掌握所使用相机的色彩以及曝光倾向,设置一个固定的曝光补偿来调整曝光误差。如果一直出现照片曝光不足,那么调高1-2EV试试。如果是经常性的曝光过度,就降低1-2EV,直到得到最佳的曝光效果。 用点测光了解场景的动态范围 点测光只对很小的区域准确测光,区域外景物的明暗对测光无影响,所以测光精度很高,适用晚会等场景。 但点测光也可以用来大概了解场景的动态范围,首先每个场景都有明暗差异,点测光可以帮助我们测评整个场景的明暗差距,并预计最后曝光情况。 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在曝光补偿为0的情况下,用中心点对着最亮的地方测光,假设得到的光圈是F11,再对着画面最暗地方测光,假设得到的光圈是F2.8,则我们能得出场景需要的宽容度是4个曝光级,在相机的正常曝光范围之内。但如果差值超过5EV,则需要考虑拍摄一系列不同曝光值的照片,然后进行后期合成。 包围曝光是退而求其次的完美 无论什么场景,我们都想拥有完美的曝光,但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很难选择适当的曝光补偿和白平衡设置,并且也没有时间在每次拍照后检查结果及调整设定。所以相机为我们提供了自动包围曝光功能。 自动包围曝光会自动对被摄物体拍摄连续拍摄2、3或5张曝光量在0.3到2.0EV之间的照片,你可以在众多不同曝光的照片中选择一张最完美的。 不同的取景方式导致不同的测光结果 当你使用不同的取景方式时,相机的测光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取景器取景时,入射光线通过相机的镜头以及反光板折射,进入机身内置的测光感应器,这块测光感应器和CCD或者COMS的工作原理类似,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再传递给相机的处理器运算,得到一个合适的光圈值和快门值。 而实时取景时,由于光路设计不同,曝光结果是由感光元件测光并计算得出的。所以不同的取景方式会得到不同的测光结果,有时候差异高达0.3EV。 华宇娱乐平台注册代理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01-12
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平台网站_关于光圈你不可不知的7项知识 华宇平台网站_关于光圈你不可不知的7项知识 「什么是光圈 ?」问到这个问题,大家大部分都知道光圈像是一道闸门,用来控制镜头入光量, 曝光 时间一定时,光圈越大,光圈数值越小,入光量越多;知道大光圈易拍出浅 景深 的道理等。在学摄影的过程中,是否还有碰到其他关于光圈的学问呢?这次就整理出来几点,一起来温习功课咯! 光圈、光圈值与光圈级数 光圈好比是相机的瞳孔,通过放大和收缩来控制入光量,以调整照射在底片或感光元件上的光量。一般我们说的光圈大小,具体是指光圈的孔的大小,常以f/1.4、f/2这类的形式表示,通常我们称之为「光圈值」,其后面的数字越大,表示光圈越小。但大家是否有想过,为什么是这些数字呢?又槭颤N数字越大,表示光圈却越小呢? ——www.fsbus.com 其实这些数字是焦距长度与光圈孔径的比值,更学术的称法叫「焦比」,当焦距长度一定时,如果光圈开大,则孔径也大,光圈值自然小,相反,光圈值则变大。以曝光级数的概念思考,我们常见的全级光圈值为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在快门和感光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光圈值间的曝光级数皆差一级,因而称为「全级光圈值」,各级间曝光量递减半。现在由于科技进步,有些相机也可实现半级或三分之一级的光圈调整,因此大家也见过像f/3.5、f/6.3等这样的光圈值。观察这些全级光圈值,或许不少朋友已经知道他们数字间各差√2,但这√2是怎么得出来的?这就需要拿出纸笔使用数学公式计算,有兴趣深究的朋友可参考下面计算方式。 首先我们先将目前得知的几个公式列出来,假设焦距不变为n、孔径半径为r,则f=n/2r,在快门和感光度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形象地将曝光量以光圈孔径面积大小作为表示,所以设曝光量为T,T=2πr2(2派r的平方)。 当光圈值f=1时,光圈孔径半径为r1,曝光量为T1,我们想要知道若要比T1减少一半曝光量时,f值应该是多少。减少曝光量,关键在于缩小光圈孔径以减少光圈孔面积,因此设曝光量减半为T2,这时的光圈孔半径为r2、光圈值为f’。 快门和感光度一定的情况下,依据光圈大小变化,衡量入光量的一种单位,各级间曝光量递减半,例如f/1.4与f/2间差一级,f/2的入光量是f/1.4的一半;f/5.6与f8间差一级,f/8的入光量是f/5.6的一半,以此类推。当然,现在相机中光圈的缩放调整能更细化,可以1/2或1/3级进行调整,所以不少相机中还会有全级光圈值以外的其他f值出现。 曝光级数(T-stop)则为一个较广义的曝光量的计算单位,囊括了光圈、快门级数、感光度三个控制元素,是曝光度的总量。 大光圈和浅景深 不少朋友喜欢大光圈,就是喜欢它容易拍出漂亮浅景深效果的感觉,且即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能狠好的收光。然而大光圈也不是什么都好,有时候大光圈造成景深过浅时,容易出现对焦失准的问题,由于景深太浅,对焦后若稍微移动,容易导致被摄物移出景深范围的情况,导致没对到焦的问题。 另外,一般镜头光圈开到最大时,即为「开放光圈状态」时,画质可能会略显松散而不够锐利,通常可再缩小3级左右,得到的画质会最好。 小光圈和光线绕射 既然光圈太大有光圈太大的缺点,光圈过小一样会有相对的问题产生,那就是光线绕射的情况。由于光通过小光圈时,容易造成波动叠加,形成亮暗相间的波纹,影响成像画质。一般镜头光圈小于f/11后,解析度会开始逐渐变差,且到f/22左右,画质低劣的现象将显而易见,此外小光圈也会使感光元件上的黑点尘埃之类的更容易影响画面,因此一般不建议将光圈缩至f/11以下。 寻找最适光圈范围 前面已经和大家提到过,光圈开到最大的画质不优,光圈缩太小的画质也不优,那究竟手中这颗镜头的可用光圈范围究竟在哪里呢?尽管根据一些摄影师前辈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般开放光圈状态下缩小3级左右可获得最佳画质,缩光圈最好不要缩过f/11,但对于你自己来说,自己可接受的范围还是要透过自己的尝试才知道。测试时,可找一个细节较多的场景进行拍摄,将相机架上脚架拍摄,方便捕捉同一个画面来进行比较。捕捉下来的画面,可在萤幕中放大到100%检视各个细节画质是否OK,再从EXIF数据中得到最适光圈值。 光圈叶片数和散景 大光圈的美丽散景,是不少摄影之友追求的影像美感,不管用于小品、人像还是夜景都能有很棒的效果,且散景的极致在于「奶油」般的光斑,圆润且边缘还有渐晕效果。能否拍摄出这样美丽的散景,最主要取决于镜头本身的光圈叶片数,光圈叶片多,即便缩小光圈,依然能制造出圆形的散景光点。不过,光圈叶片数也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话会影响镜头的运作速度,也会增加镜头制作成本。 目前市上的镜头商品多以5~9片为主,且依据光圈叶片本身的形状不同,即便拥有同样的光圈叶片数,也不一定制造出一样效果的散景光斑。有的镜头规格会特别标示使用「圆形光圈叶片」,表示这颗镜头从最大光圈缩小个2~3级也能拍出圆圆的散景效果。 此外,光圈叶片数量亦关系到强光延伸的星芒数量,当光圈叶片数量为奇数时,拍出来的星芒将会是光圈叶片数的两倍,若是偶数的话,则和光圈叶片数相同。据摄影前辈的说法是,双数片数的光圈叶片拍出的星芒较粗,单数片数的则又细又清晰。 恒定光圈 大家在选购变焦镜头时,或许有注意到有的镜头具有「恒定光圈」的功能,一般的变焦镜头规格上,最大光圈处总是标个范围,例如f/3.5~4.5之类的,但有的变焦镜却能恒定f2.8,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原来是因楸浣咕低分锌刂乒馊Φ木灯群组,还有分会随变焦而移动与完全固定两种。一般常见的,会随著变焦移动的镜片群组,通常可能是变焦范围较大或著是广交变焦镜头,它们的制造成本相对比较低,在光圈孔径不变的前提下,光圈值f会随著焦距的改变而改变。(前文中已叙述到光圈值为焦距与光圈孔径的比值。) 相对来说,恒定光圈可能是在变焦镜头中采取固定光圈的设计, 因此光圈值不会因为焦距的改变而受影响 ,典型的例子即为70~200mm F2.8。此外,也有一些恒定光圈变焦镜头的光圈是随著镜头群组移动而移动的,但他们透过同时改变光圈的口径大小,来维持光圈值的恒定,例如恒定F4.0,在50mm时,光圈口径为12.5mm,在60mm时,光圈口径则放大到15mm。 光圈、自动对焦与增距镜 光圈和自动对焦有什么特别直接的关系?为什么有的相机规格的对焦系统部分,常会写着像「中央f/2.8十字型自动对焦点」或是「中央的 33 点可以在光圈低于 f/5.6 及高于 f/8 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叙述,是什么意思呢? 先弄懂一个概念,即一般相机在执行自动对焦时,都是在镜头的最大光圈下进行的,不管在按下快门前使用者将光圈值设定在多少,一般相机都会先在最大光圈时对焦后,在迅速收至指定的光圈大小。因此,在说到自动对焦与光圈时所指的「光圈」,通常是指「镜头的最大光圈」,而非我们一般在设定的光圈值。 这时再回过来看关于对焦系统的这些叙述,便可知主要是指所搭配镜头的开放光圈,对应前例中两句话的解释便可为:「当接大光圈f/2.8的镜头时,中央对焦点将启动十字型对焦,以加强中央对焦点的对焦精准度。(编按:毕竟大光圈景深浅,易出现跑焦情况。)」或「当镜头的开放光圈在f/5.6~8之间时,可使用中央33点自动对焦点。」会特别做这类叙述,主要是强调相机在接大光圈镜头时,或是接一些超望远镜头及使用增距镜时的对焦能力。 关于大光圈时的对焦,由于景深过浅较有难度,容易有跑焦或不够锐利的情况出现。因此不少相机会针对大光圈的情况下特别加强中央对焦点的对焦精准度,大家若在使用像f/2.8或更大的光圈AF进行拍摄时,以中央对焦点进行对焦的成功率会比较高。 另外,就是一些超望远镜头由于焦距和设计的关系,最大光圈可能只有f5.6~8,或是有使用增距镜的情况,也可能使镜头原有来的开放光圈级数变小(编按:原理可以想想前面提过的光圈值公式,应该就能想通咯!对于使用增距镜后的镜头最大光圈值换算,亦是可利用该公式进行换算)。一些高阶机种会也别强调小光圈时的对焦能力,毕竟一般不少相机在小光圈时常常会因为亮度不够而对不到焦,且对于像常用望远镜头的野生生态、运动赛事类等摄影师来说,这点应该是权衡相机入手与否的考量之一。 华宇注册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01-12
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手机地址_简单8招教你如何有效防抖 华宇手机地址_简单8招教你如何有效防抖 尽管使用三脚架或独脚架常常被认为是保持相机稳定的理想选择,但因为不便携所以也要躲学习一些其他的防抖技能。一些相机专家在最新的博客中总结了几个非常实用的防抖好方法在这里分享给摄影爱好者们。 一、豆袋 豆袋对于摄影师来说非常实用,它可以调整成各种形状来固定机身或镜头。像在一块岩石上,你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放置相机或镜头,但是放一个豆袋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不单单使得相机不会被粗糙的物体表面磨损,同时避免了岩石上凹凸不平或倾斜的问题。 豆袋同样适合低角度仰拍,例如把相机放置在草地上,豆袋使得镜头位置刚刚高于叶子,并能朝着被摄物微微向上倾斜。许多摄影师在用长焦镜头时还把豆袋压在相机机身或镜头上来缓解因触碰或向上旋转相机时所产生的震动。 豆袋的制作非常简单,而且便宜,几片布和豆子就能完成如果有拉链或魔术贴就更为方便,你可以到达目的地后再填充。 二、加重三脚架 再结实的三脚架有时也需要额外来点辅助以保证更稳固,特别是刮大风的时候。一些三脚架的中杆和支架边上有可以悬挂的钩子,这些就是用来挂重物的。 豆袋甚至相机包都可以拿来使用,无论是什么只要能保证三脚架稳稳立在地上。当然要确保这些重物能稳稳垂下而不是在风中摇摆,否则会增加更多的麻烦。 三、绳 在没有三脚架或独脚架时,固定相机的一个老方法是用一根绳子拴住相机下方的云台螺丝,将绳子自然垂到地上,略微留点空间,然后一只脚踩在绳上并向上抬起相机绷直绳子。不过这个方法不适合左右转动拍摄,但是对于上下转动拍摄能起到很不错的作用。 四、靠在树上 当你什么辅助道具都找不到时,可以靠到处都有的树或柱子上。当然并不是把相机搁在上面,而是握着相机靠在上面。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把相机底部贴着树或柱子,因为相机底部的面积比相机侧边要大,因此能更稳定。 借助一些胶布等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不要用它把相机固定在一个位置,这样非常冒险,仅仅是用它来减缓一些抖动。 五、延时自拍 一个遥控器(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是非常有用的,但并不一定能随时找到。如果你陷入这个困境,启动延时自拍,它会自动释放快门而且降低震动。多数情况下延时2秒就足够。 可能的话,配合反光镜锁定或曝光延时模式使用延时自拍,能有效防止震动反光镜而产生的模糊。 六、分散重量 即使拥有一个很好的三脚架,在一些地方比如潮湿的海滩,也很难保持拍摄的稳定。原因是支架会不断地陷入到沙子中,尽管到了足够深的地方能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沙子会覆盖整个支架,关节处会常常损坏。 一些厂商生产雪靴用来分散三脚架的重量,防止支架渗入雪中,同样沙滩适用。如果没有雪靴,你可以自制三脚架的靴子,像使用平坦的石块、旧的碟子或屋顶的砖瓦,有很多创意的点子可以去想。 七、握相机 握相机的方式决定了你的相机能被多稳地保持住。从下方拖住镜头是最好的方式,例如,肘部向下顶着身体用手托起镜头会比肘部向外倚着要更好。 一些摄影师在使用长镜头时会用自己的左手搭在右肩上,使得左手臂形成一个托盘。墙壁和柱子也是能用来借助支撑肘部的好东西。 同样可以右膝盖跪地,左肘支在左膝盖上,并用左手托着相机或镜头。这是利用相机的重量形成一个“人体独脚架”,熟练的话是可以非常稳的。从低角度拍摄时可以趴在地上,分开两个胳膊肘,使其像支架一样稳稳地固定在地上。站立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尽可能地避免有风的位置,寻找一个有树、墙或者岩石的地方。 八、深呼吸 就算是使用高速快门,在拍摄前也要稳稳握住相机。在按下快门前深呼吸并且稳握相机能有效减少身体的晃动。 华宇总代平台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01-12
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注册_摄影新手必学焦距是什么? 华宇注册_摄影新手必学焦距是什么? 「焦距」是我们拍照的重要元素,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会大大显响我们照片的构图。 如何找出镜头焦距? 焦距通常会清晰显示在镜头上,一般以毫米(mm)表示,定焦镜头只会有一组数字 (如 50mm),而变焦镜头则会有两组 (如 18-55mm),说明该支镜头的变焦段(zoom range)。 在实际拍摄上,不同的焦距会影响物体在你照片里放到有多大,焦距愈长,物件就放得越大,视角越狭窄,而压缩感较强,景深则越浅。 以这支镜头为例,焦距正是上面所写的35mm-70mm 焦距与视角 当你拍摄一件物品时,镜头焦距决定了它在相片中放到多大。焦距愈长的镜头,视角会愈窄,于是主体就相应放大了,而视角变窄,在我们看来就像是拉近了与主体的距离,亦即是常常说的 zoom in。左图简单地展示了长中短焦距的实际分别。 焦距与透视 我们眼睛看到的世界,包含了远近、大小、以及物件和物件之间相对的距离等概念,而当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同一件物品,近看时很大,远看时却变小了,这就是所谓的透视。在你行近/行远对目标拍照时,物品在画面中变大缩小,这就是所谓的透视改变。 「透视」在摄影上来说是一样强大的构图工具,摄影者透过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来营造出不同的摄影效果。留意右图画面最前两枝的灯距离: (上图)在使用广角镜拍摄时,视觉上会显得近距离的灯非常大,而远景相比下则小得多。 (下图)使用长焦镜时,主体和背景的大小比例相差也不会太大。 焦距与构图 不少人以为,Zoom in 变焦只是为了节省脚力,让你不用走近物件拍摄,或只是用来拍摄远距离的事物例如雀鸟之类,事实上不同焦距所造成的透视与压缩感会带来构图上非常大分别。 例如左面的图片显示,两个雕塑在照片上的大小差不多,但是背景却相差甚远。上方是用 18mm 焦距走近拍摄,下方则是用 55mm 离远一点拍摄。结果出来,使用较广角的上方照片,背景距离主体较远亦较广阔,看到的东西亦多;而较远摄的下方照片,背景拉近了,但视角也缩窄了。 用以下两幅图片来比较,左边是用 18mm 广角镜、比较近距离拍摄,右边则用 55mm 远摄镜、比较远距离拍摄。婴孩的身型大小差不多,但是头身比例就有明显分别,左边的头比较大,右边比例合理正常;而婴儿床的支架排列亦有分别,右图明显较为工整,不过拍摄范围较窄,左边则呈扩散状。可见使用不同焦距得到的视觉效果也截然不同。 18mm 70mm 24mm 105mm 50mm 250mm 我应该使用甚么镜头焦段? 一般来说,人们会用以下分类︰ 镜头的焦距: 一般情况下的拍摄用途 少于21mm 超广角镜,用来拍摄广阔风景。 21-35mm 广角镜,用来拍摄一般风景 35-70mm 一般用来拍摄写实摄影 70-135mm 中距离人像 135-300mm 用来拍摄远处的运动、鸟类以及野生动物人们通常称 50mm 为标准焦距,因为它的视角最接近人的眼睛。至于每个焦段要怎样使用,上述仅为参考,摄影变化可以很多,可不要被数据限制创意啊。 […] 华宇娱乐是什么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01-11
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登陆地址_新手必读8个常见的摄影问答 华宇登陆地址_新手必读8个常见的摄影问答 在每天都会不小心踢到盒子的年代里,网路上见到各式各样的疑难杂症也是很合理的事,不过当中有一类问题似乎特不讨喜,那就是充斥摄影论坛的新手月经文,为了避免每问每酸的乡民洗礼,我们整理了8个新手最常发问的QA如下,用一种自然又不做作的口吻,为大家解答初学摄影的生涩。 一、朋友请我这个菜鸟帮忙拍照(婚礼、活动、商品…),请问要准备那些器材?该如何设定? 平常有在逛讨论区的各位对这个标题一定不陌生,类似这样的问题几乎每天都以不同形式出现,例如:XXX镜头适不适合?是不是一定要全幅机?闪灯要不要装肥皂盒?能不能每道菜都吃… 依照我个人极不专业的建议,这些十万个器材为什么应该都先往后摆,最重要的是强者你朋友想要什么画面?以婚礼记录来说,举办的场地条件如何?有没有七彩霓虹灯或是走超高巨蛋屋顶路线?还有你对你要用的器材有没有把握?有没有清楚知道手边每管镜头的特性、机身的动态范围实力?最后还有时薪是不是100元? 以这些问题为基础再去思考防潮箱该留该带哪些,通常GOOGLE一下你会发现一机、一大光圈变焦、一定焦再加一闪灯是乡民共识,至于设定我只能很玄地告诉你因场地和个人习惯而异。切记先求有再求好,当天的流程弄清楚,身为婚礼摄影师什么时间该瞬间出现在什么位置是很重要地! 当然我知道这样有讲好像没讲,以我个人来说第一次是APS-C机种加小三元的24-120mm F4、定焦28mm F1.8、闪灯一支、A模式和M模式交替互换、ISO上限设3200,第一次总是没办法一下子上手,但装备熟练下来起码没漏拍朋友也OK,高C/P值也能完成初登板,所以就这样,先熟练手边的相机,人生进阶后再向上调整提升作品的质感。 如果是商品、菜色之类的,你就真的要权衡自己能不能吞得下,一来有没有灯具来源?二来有没有布灯概念?再来需不需要动用摄影棚?先找强者朋友讨论、恶补会是可行的办法,否则乱嘴砲可能会损及朋友情谊。最后如果是要你把他拍成金城武,那以上当我没说。 二、请各位大大推荐可以夜拍、照片不会糊、拍人拍景都漂亮而且又轻巧的相机。 夜拍漂亮、照片不糊、随便拍都清楚…警察抓超速的相机似乎是大致符合,但为了避免劳民伤财,我还是提供几点务实建议给大家参考: 1. 夜拍漂亮分两种:拍风景上脚架;手持的话可开大光圈、开防手震、拉高ISO、用灯补光或勤跑重训室,搭配以上条件每台相机夜拍都不差,但为了避免工商服务嫌疑,我不会承认我劝败脚架、大光圈镜头、灯具或手很稳的强者朋友。 2. 随便拍都漂亮重量又轻的相机我也很需要,但灵芝的好坏取决于多糖体,有正确的观念才能让相机做出对的事。 最后容我钻牛角尖讨论「夜拍漂亮」这件事,很多人会追求夜景的星芒、星芒有几道才是漂亮;也有部份玩家很在意都市灯火的点光源散景形状,这些关系到镜头设计结构,购买前请务必详阅公开规格表,以免买了拍不出来,到时要卖乡民又要500收。 三、脑袋重要还是器材重要? 这个问题就跟摩根费里曼在这部片演黑人是一样的意思,简单来说有脑器材不好,开86也能赢超跑;有器材但脑不好,器材屌也能拍失焦,摄影师的价值永远在于他的想法、构图,这点你看看手机摄影比赛的得奖作品就可以见分明。当然口袋深喜欢直上直出那是你家的事,不然以我鲁蛇的经验还是从多拍多欣赏作品开始,把手边的相机和银行户头发挥到极大值,以后工作有需要(譬如婚摄场子的高ISO纯净度)再洒小朋友也不迟。 四、救命,我的相机拍出不明物体。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拍出不明物体的机率快要追上美国人看见飞碟的频率,通常我建议讨论区不要问、很恐怖,因为各种方法通通试过一遍说不定小问题反而被你弄GG。请先初步判断你的不明物体是不是暗角、杂讯、耀光、鬼影、入尘或镜头盖没拿下来,如果都不是可以请口碑良好的维修站或原厂帮忙检修,总之不要再相信没有根据的毛囊再生了! 五、我的相机坏了吗?为什么拍照时会出现波浪般的条纹? 这不是什么巫术,请上网搜寻关键字:日光灯闪烁频率!此症状好发于办公室日光灯环境,虽然人眼不易察觉,但你头上的日光灯其实有着像闪光一样劈啪劈啪的闪动频率,而这样的闪烁频率为60Hz,所以当相机或手机的快门速度比1/60秒更快,你就会看到一条一条的奇妙画面,就像网页中莫名出现的中奖幸运儿广告。至于手机为何中奖机会更高?因为很多手机不支援全手动拍照,你无法知道它哪时候失控比1/60秒还快,所以下次拍到这样的画面不要再发月经文(如果忘记也请爬文先),不然…我的联络方式如下,500收! ——www.fsbus.com 六、最近我要去XXX度蜜月(旅游),请问要带那些镜头? 印象中某位部落客曾说过,度蜜月是个白天和晚上都很忙的仪式(误),其实我会把度蜜月拍照解读成旅游摄影,你如果像国父一样铁拳无敌把防潮箱带着走我没意见,不过也请问问你另一半有没有兴致天天看你上演换镜头大秀。原则上有一种产品叫旅游镜,它的焦段往往涵盖广角至中望远,甚至等效28~300mm的镜头市面上都已经出现,我相信10倍以上倍率绝对足以应付旅行中的各种题材,如果你有拍大景或拍摄高画质另一半的需求,顶多再携带一颗广角变焦或中广定焦即可。当然,蜜月你侬我侬小俩口都会使用相机,如果另一半不是热爱摄影、用镜头享受生命的人,弄台高倍变焦免换镜头小相机会比单眼更好就手,起码夫妻互拍也不会有其中一人总是失焦的情况发生。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请跟我念10遍:度蜜月是出去玩不是出去拍作品的,我要简化器材以免跪算盘。报告完毕。 七、拍小孩的相机推荐。 喔!孩子的成长不能等!试想孩子从小到大,从儿时追赶跑跳到求学时代活动发表、毕业典礼,没有对焦快速、AF-C强悍、高ISO纯净(活动场子通常是微光)的机身怎么行?还有毕业典礼家长坐后排没有大砲怎么行?家里那么暗没有闪灯怎么行?blablabla这样讲下去没完没了,在失手一次买齐前,提醒大家留意几项不安要素: 第一,在你忙着拍照而老婆忙着顾小孩的同时,亲子摄影的生涯也差不多到此告一段落。第二,要知道拍摄孩子最好近距离互动中捕捉,站大老远架砲很威我知道,但没有什么比孩子突发状况时你就在一旁更重要的事。但毕典勒?活动勒?请去租镜头,大砲普遍很贵,不要买得很开心、用得很少、老婆站在你背后很火。 所以总结以上,弄台初阶轻便单眼、两三颗便宜变焦、中广定焦镜是阖家欢乐的好办法,甚至入手一台高阶DC也适合,无论如何画质摆两边亲子同乐摆中间,手拿相机的同时不要忘了分担孩子的用品,更别忘了另一手你也许正在抱着孩子逗他们玩。 八、XXX的后继机是不是要出了,我要先买吗还是再等等?还是我要攻顶一次到位? 出不出新机通常都只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厂商、第二个是八卦满天飞的rumor网站、第三个我不能告诉你。为此我直接用一首歌的时间表示: 你要慢慢等 慢慢等 慢慢等 慢慢等 等别人 用完了 捡二手 便宜的 还是你 钱多早买早享受 […] 江苏华宇总会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01-11
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登陆地址_摄影进阶教你巧设光圈快门 华宇登陆地址_摄影进阶教你巧设光圈快门 摄影是一种真实与虚幻相结合的艺术。通过相机,既可以真实的记录生活,又可以进行超越真实的艺术创作。而巧妙的运用不同光圈和曝光时间(快门)的设置,是创作出不同意境照片的重要技巧。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今年佳能“感动典藏”大赛的佳作,一起来了解不同光圈与快门设定下的不同世界。 1.使用大光圈带来的虚化效果 初学摄影的爱好者往往非常喜欢使用大光圈。因为它能带来的虚化效果和层次感被视为单反的标志性特点之一。小编的很多不懂摄影的朋友都会经常提问:那些前面清晰,后面朦胧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尽管随着接触摄影的时间越来越长,新鲜感在逐渐降低,但很多人仍然对使用大光圈情有独钟。而通过大光圈拍摄出来的“梦幻”照片也始终让人格外喜爱。下面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 隋唐晨趣 器材:Canon EOS 700D F/5.6 1/500 ISO 200 洛阳隋唐荷 器材:Canon EOS 700D F/5.6 1/160 ISO 400 这两幅作品都是使用长焦镜头配合大光圈拍摄的。可以看到,在主体(昆虫)得到清晰展现的同时,两幅作品的背景都被大幅虚化,主次分明,体现了很好的层次感。作者使用了佳能最新的入门级单反EOS 700D作为拍摄器材。作为入门机型,700D带来了非常震撼的细腻画质和真实的色彩还原。而使用入门机型拍出了这样高水准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功力以及700D的出色性能。 2.调小光圈的清晰锐利和星芒效果 在迷恋大光圈梦幻效果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看一看调小光圈带来的效果呢?其实,使用较小的光圈值拍出的照片也有着自己的特色。虽然不虚幻,但是更真实。比如,在拍摄风景时往往会使用F8左右的光圈值。而在这种情况下,照片往往会更加清晰锐利,因为一般镜头的最佳画质都是在这样的光圈区间内。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使用稍小的光圈拍摄的作品: 学拍角楼 器材:Canon EOS 70D F/8 1/80 ISO 100 醉美山水 器材:Canon EOS 70D F/7.1 1/1000 ISO 160 可以看到这两张照片都使用了不大的光圈值,所拍摄的内容景深范围很广。尤其是第二幅照片,前面的人物与背景山水之间的距离非常大。如果使用大光圈,两者一定不可兼得,只能一实一虚,而收小光圈则可以让两者同时做到清晰,这也是小光圈的作用之一。两幅作品都使用了EOS 70D拍摄,这是一款非常适合家庭用户使用的相机,拥有出色画质的同时也具备不少有趣的创意功能。一家人出游携带它,随手记录旅行风景是一件浪漫的事。从参赛作品就中不难发现,带着它出游的家庭还真是不少。 ——www.fsbus.com 如果将光圈进一步缩小,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拍出一种奇特的星芒效果。即发光点周边均匀散开数条射线,这是一种小光圈带来的独特效果。 额尔古纳河风光 器材:Canon EOS 6D F/22 1/15 ISO 100 3.用较快的快门速度捕捉精彩瞬间 说完光圈,我们再来说说使用不同曝光时间带来的效果。通过较快的快门速度来记录瞬间是摄影的魅力之一。如果你能成功用快门凝固住一些有意思的时刻,就很可能创作出一幅不错的作品。Photowoo中就有这样的照片: 翠鸟 器材:Canon […] 华宇摄影网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01-11
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总代理_摄影新手必学自动对焦模式详解 华宇总代理_摄影新手必学自动对焦模式详解 什么是自动对焦? 所谓对焦,是指调较相机镜头,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过程。从前人们要拍照只能进行手动对焦,慢慢调较镜头令影像清晰,但现在的相机都有自动对焦(AF, Auto Focus)功能,轻轻一按快门,映象就会自动变得清晰。 镜头上选择自动对焦的按钮 使用手动对焦时,需要转动对焦环来找清晰的对焦点 对比检测对焦 VS 相位检测对焦 现时主流的自动对焦模式,都是对比检测 (contrast detection) 或相位检测测 (phase detection),前者主要用于小 DC 或无反相机上,后者则主要用于单镜反光相机,亦会有两者的混合式。原理方面,可参考以下连结︰ 数码相机是怎样进行自动对焦的? 对焦前 对焦后 为什么有时候好难对焦? 由于被动式对焦是靠物件的光线来进行对焦,当被摄物的光源很弱、反差很低时,自动对焦的速度就会变得很慢,甚至无法对焦。因此我们在拍摄时,瞄准锋利的边缘或突显的纹理来对焦相当有用。如拍摄全蓝色的天空会很难自动对焦,但如将焦点指向白云和天空的交界,就会容易多了。 低光环境不易对焦,这个时间可以将镜头瞄准光源来对焦 自动对焦感应点(AF点) 不少厂商会强调相机相位检测 AF 点的多寡、类型及排列方式,消费者应根据个人需要而选择,高端的单反可以有多达45个甚至更多的AF点,然而不少相机只能拥有少至一个的中央AF点。以下是两款不同的自动对焦感应器。 Nikon相机Viewfinder上的对焦点 相位检测的 AF 点有分十字型(红色和绿色)和一字型(蓝色,可见下图)。以一字型为例,相机会使用这条垂直线,来测试直线范围的对比度。因此,两条一字型线组成的十字型AF点,比一字型AF点更为精准,这也是其中一个高档单镜相机比入门级单镜机贵的原因之一。 现时大多数的最新的数码单镜相机种,都已采用这类十字型自动对焦感应器。就单反机而言,AF点的数目及准确性,会随光圈的大小而转变。一般而言,光圈越大,能使用的AF点便会越多,准确性亦会越高 自动对焦模式:单次对焦和追焦 拍摄静物时,使用单次自动对焦(One-Shot)无疑是最佳选择。单次对焦即是你按半下快门按钮,相机就自动锁定了对焦距离。 但这方法的缺点是完成对焦后,如主体突然偏离原本位置时(例如是走来走去的小朋友),相机便不懂更新该主体的位置,结果当你一按下快门,对焦就不准确,拍摄对象变成不清晰了。 而追焦(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即 AI Servo Continuous / AF-C)就是为弥补这不足而诞生的。追焦系统会不断连续对焦,而不会锁定。 在对动态物进行追焦时,以下的几项会影响自动对焦的表现: 1. 该被摄物的移动方式(直线/迂回) 2. 被摄物的对比度 3. 光线的充足度 4. 镜头的类别 5. AF点的多寡 追焦对拍摄动态相片非常有用 自动对焦锁 在单次对焦下,「自动对焦锁」是一个不得不认识的相机功能。只需几个步骤就可以完成「对焦锁定」: 1. […] 华宇娱乐是什么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