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开户_如何判断一幅风景照片具有后期潜力 华宇开户_如何判断一幅风景照片具有后期潜力 大多数单反拍摄未经ps的作品,raw格式,看起来都是灰蒙蒙的。如果不ps的话,看起来就是一幅很平常的作品。但是经ps之后,就会变的令人赏心悦目。在此,我指的ps只是简单处理色彩、饱和度等方面,不是从别处搬来蓝天白云放进去。问题仅指从照片的内容、色彩等方面讨论,构图先不说了。 在这里讲的后期类似于化妆,而不是整形,相信大家可以明白这二者的区别。我这里的后期指的是生活妆,而不是彩妆。 这就是彩妆 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极限控制法,就是你在考虑一张照片后期的时候,你抛开后期技术等客观因素,穷尽你的想象力,在只改变画面色彩和凸显画面细节这两个方面的时候,照片最好能好到什么样子,如果你认为就算这两个方面到达了极限,画面也仅仅是一般般,那就没必要讨论后期潜力了,虽然从0分到50和从50分到80分,前者的潜力更大,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在一个阙值的前提下谈潜力,否则是做无用功。 但是由于这样的场景过于平常,十分容易捕捉,不具有多大的独特性,换言之,只要你拥有相应的后期技术,很多场景都能修成这样,也就失去了优越性。 反观这张照片,丁达尔效应,银杏树,这可不是随便都能碰到的场景,后期出来的效果应该不错 我觉得以下几类风景照的潜力比较大: 1:大光比风景照 这类照片的潜力通常都比较大,我觉得HDR在这方面的运用可以弥补很多前期的不足。 上图我是直接在JPG格式上处理的,RAW效果会更好 对于这张照片,我特意凸出了白云的形态与层次,增加了云在水中倒影的层次感,树林的色彩和高光感,以及山脊的光影感。 2:早晨和黄昏时 这个时候天空的色彩明显,你可以通过后期比较容易的加强和减弱色彩甚至转换色彩。因为白平衡的设置或者曝光的问题,导致许多绚丽的色彩没能展现出来,这时候后期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色彩鲜艳 最后一种色彩鲜明,大家可以看看这张照片,这是大光比和色彩鲜艳的结合。 华宇新闻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2-06-02
华宇注册首页> 华宇代理:_通透小清新后期教程 华宇代理:_通透小清新后期教程 许多摄友都问怎样才能将照片修得通透亮丽呢?下面我将详细的分步介绍我所使用的修图方法,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修图的方法,能达到一样的效果即可! 下面是处理过的图片和原图,暴露了原图,希望妹子轻拍啊! 先将图片导入LR,将阴影、白色色阶、黑色色阶往右移动,具体数值根据照片而定,这一步将背景提亮,而且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影响到人物本身亮度! 将图片从LR导出后再导入PS,进行初步的磨皮液化!顺便把吉他上的脏东西给去掉! 我习惯按住Ctr+Atr+2,提取高光,然后调整亮度对比度(数值根据照片而定)。 接下来将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层复制一层,按住Ctrl+I将其反相,这一步还是提亮背景。 妹子的眼袋有些重,我们要处理一下!新建一个空白图层,填充50%灰色,将画笔透明度降至8%,流量降至35%,前景色为白色擦拭眼袋!这一步将眼袋淡化!然后擦一下眼白和瞳孔的眼神光,提亮眼神光! 模特的脸部偏暗了一些,我们新建一个曲线图层,提亮脸部,然后填充黑色蒙版,用白色画笔擦出来! 接下来进行调色步骤!新建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对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调整! 再将该图层复制一层!接下来新建一个曲线图层,拉个S型曲线!给人物加些对比! 接下来新建一个色阶图层,选取蓝色给图片加些蓝色! 然后再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整体提亮下图片!接下来处理下衣服和吉他。新建一个曲线图层,将暗部压暗,填充黑色蒙版然后用白色画笔将吉他部分擦拭出来! 接下来这步比较关键咯,新建一个空白图层,前景色选取橘黄色用画笔在图片的左上角人物头顶处画出一团橘黄色的区域,然后将图层基本模式变为滤色,加一个白色蒙版擦拭一下! 然后将该图层复制两层,根据图片用画笔擦拭出不需要的部分! 校服的颜色不够蓝,我们调整下颜色!在可选颜色里面调整蓝色! 接下来处理吉他,先用钢笔工具将吉他选取出来,羽化值为20,然后新建一个可选颜色图层在黄色里面调整!然后再复制一层,让颜色更黄一些! 是不是更好看啦! 这时候校服的颜色还是不好看,不够通透!所以我们在色相饱和度里面调整一下蓝色! 这时候基本完成了,我们再新建一个空白图层,填充黑色!然后在滤镜的渲染里面选取镜头光晕的第一个!接下来将该图层的基本模式改为滤色!最后移动一下光晕的位置即可! 好啦,整体效果基本处理完了,加上一些自己的水印即可! 华宇新闻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2-05-19
华宇注册首页> 华宇平台网站_20 Tips for Bird Photography 华宇平台网站_20 Tips for Bird Photography In this article, 20 Tips for Bird Photography, I have penned down what matters most to me for photographing birds in the field. Nasim & Elizabeth already have great articles on the most common tips. So, the thoughts below are simply a way to gather the most useful tips I’ve found, as well as common […] 华宇新闻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2-04-22
华宇注册首页> 华宇平台_新手必学的几个用光术语 华宇平台_新手必学的几个用光术语 你不可能永远在等着最佳户外光线!被动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如何主动的干涉光线对画面的消极影响。打光不是影棚内的专属,户外对光线的修正也称之为打光。 我要先说明一个摄影词汇――光比。它关系着打光的最底层。 光比是摄影的重要参数之一,指被摄物体受光面亮度与阴影面亮度的比值。被摄物体在自然光或人工布光条件下,受光面亮度较高,阴影面虽不直接受光(或受光较少),但由于散射光(或辅助光照射)仍有一定亮度。常用“受光面亮度/阴影面亮度”比例形式表示光比。 “受光面亮度/阴影面亮度”指的不是物体本身的亮度,而是受光强烈程度。如均匀照明环境下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的本身亮度有很大比例,但光比是1:1。光比并不难被测算出来,它不一定非得使用使用专业的外置测光表。 使用具有手动功能的照相机也能精确的测算。以恒定快门对亮面和暗面分别做点测光(要注意白加黑减的测光原理),所得亮面与暗面的光圈值。当光圈值相差一档时,表示亮区的受光是暗部的一倍,光比为1:2。相差两档光比1:4;三档光比1:8;四档光比1:16……以此类推。超过一档不足两档的为1:3,这里并不需要太过精确。 外置测光表测量光比 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光比,对画面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光比大时,以亮部曝光,亮部将曝光准确、细节分明,以暗部曝光,暗部准确则亮部严重曝光过度,形成高光。无论哪种,这样的画面都是高反差的。高反差的画面带来极强的视觉张力,这是生物现象,反馈在审美心理上我们往往说它是强烈的视觉冲击。 大光比,以亮部测光 大光比,以暗部测光 反之当光比小时,无论以亮部还是暗部曝光,对应面的不足或过度都是有限的,照相机都有一定的动态范围。动态范围即容许不足或过度的空间,虽亮度有异,但细节保留。当照明环境光比不大时,画面反差小,亮部到暗部的过度柔和。 不能想当然的去界定大光比和小光比的殊胜殊负,单凭上文列举的例图来看,高反差的确比低反差的要抢眼球,但光比的运用取决于拍摄题材。简单的例子:刻画硬汉形象时,高反差更为合适;而表现柔弱甜美时就显得过于妩媚;情节紧张的则需高反差,肥皂剧用高反差就不妥了。我们只能列举不同的光比反差如下,以熟悉各类光比所塑造的形象。 小光比,低反差 各类光比的效果图 摄影人经常会提到两个词汇――“调子”、“影调”。前者是美术术语,后者是借鉴前者并摄影化后的修正,用在摄影上意思相同。美术学中有这样的定义,在素描中,物体在受光情况下会表现出三大面五大调子。三大面指亮面、灰面、暗面;五大调子指高光、中间色(亮部)、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摄影的画面同样存在调子问题,但在运用时已做了充分的简化。摄影人嘴中的影调一般指两个方面。一为硬调与柔调。硬调就是高反差,柔调就是低反差。这里要尤为注意一点,强光比未必是高反差、1:1的光比不是柔调而是平淡。硬调的详细解释为,从亮部到暗部过度非常剧烈,黑白摄影中是从白到黑中间缺少个级别灰色的渐变。说到这里,我想也就没必要再浪费文字解释柔调了。 硬调 柔调 当照明光线营造的光比很大,但若控制角度,让光线的衰减缓慢过度,仍能获得柔调的画面,而且从亮部到阴影的过度非常丰富。摄影人管这个现象叫“层次”。 影调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中高低调。中高低调原本专用于黑白摄影领域。黑白摄影的画面靠黑、白、灰来体现(线条是另一方面),画面中白色占主要地位的为高调;黑色占统领的为低调,包含大量的中间灰信息的为中间调。 高调 低调 中间调 高调的作品是以白到浅灰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加上少量的深黑影调。高调作品给人以明朗、纯洁、轻快的感觉,但随着主题内容和环境变化,也会产生惨淡、空虚、悲哀的感觉。低调作品以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少量的白色起着影调反差作用。低调作品形成凝重、庄严和刚毅的感觉,但在另一种环境下,它又会给人以黑暗、阴森、恐惧之感。中间调作品以灰调为主,处于高调和低调之间,反差小,层次丰富,影像以白至浅灰、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构成。给人的印象是层次丰富,质感细腻。中间调作品是摄影中最常见的一种影调画面。 到了彩色摄影中,中高低调仍然存在,它指画面里高亮度、低亮度、普通亮度的分布情况,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如黑白摄影一样。 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中高低都可通过对画面内的颜色设计实现。但更多时候,摄影师还是通过用光来体现亮度基调。曝光严重过度是白、曝光极度不足是黑、在平常客观世界中大部分的景物的黑白照反映是灰色,可推论曝光准确是中间调子。 通过对照明光线的选择、角度的控制能实现影调中所谈的种种分类,最后我们给影调做一个通俗的定义吧。 影调,即光影的基调。 华宇新闻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2-03-10
华宇注册首页> 玛格南摄影师对年轻摄影师的35个建议 玛格南摄影师对年轻摄影师的35个建议 玛格南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三个字甚至代表了摄影的一个高度、一种风格、一份荣耀。在玛格南博客中有这样一篇访谈,向玛格南摄影师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你第一次对摄影感到兴奋是什么时候?你对年轻摄影师有何建议? 以下是来自玛格南摄影师的35个建议! Abbas 买双好鞋,并且……去爱(爱摄影,还是爱别人?) Alec Soth 去尝试各种摄影:新闻、时装、肖像、人体,任何种类。你不会知道是什么类型的摄影师除非你尝试过。我大学时期有个暑假做了一个桌面摄影师的助理,他是个再生的基督徒,于是我跟着他每天听着天主教电台广播拍摄袜子。在那个夏天我发现自己不适合当影棚摄影师,也不会成为再生基督徒。另一年我为一家郊区报纸工作,那个时候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很喜欢接受拍摄任务。兴趣是最重要的。你应该享受这个过程,并且喜欢拍摄的主题。如果你厌倦了,或者不喜欢这个主题,就会在图片中显现出来。如果你内心想拍摄小猫,那就去拍摄小猫。 Alex Majoli 我建议多看些文学作品,而尽量少看其他摄影师的作品。每天都要拍摄,哪怕没有任务或者是钱。拍摄,拍摄,拍摄,这必须成为自己的原则,而不是为了图片编辑或者是得奖。同时,也要与别人合作,不光是摄影师,还有你尊敬的人。关键就是要参与进去! Alex Webb 要因为热爱而去拍摄,因为那种不得不拍的感觉而去拍摄,为了在过程中得到满足而拍摄。其他的收获——别人的赞誉、报酬——这些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得到,而且是那么的短暂。哪怕你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成功,也不可避免地在一段时间之内受到忽视,没有收入。世上有很多容易的谋生方式,把摄影当作自己的兴趣,而不是职业。 Alessandra Sanguinetti 我自己倒是有不少好建议……但在我脑子里首先跳出来的是鲍勃·迪伦(Bob Dylan)的话:“保持头脑清醒, 带一个电灯泡。” Bruce Gilden 我的建议是:拍出你自己! Carl De Keyzer 给你自己五年时间然后看看是不是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很多有才华的人在开始的时候就放弃了;舒适的学生生涯之后巨大的黑洞是最大的天才杀手。 Christopher Anderson 不要去想成为一个职业摄影师。首先你要当一个摄影师,或许之后自然而然就职业了。不要急着靠拍照付房租。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并不是在学会弹吉他之前就决定当职业音乐人的。他首先热爱音乐,并且创造了一些美妙的曲子,然后才成了音乐家。在拉里·托维尔(Larry Towell)成为职业摄影师之前,早就成了一个著名的摄影师。去拍摄那些你认为不得不拍的影像,或许这会慢慢把你引向职业的道路。但如果你一开始就想着职业,那你只能拍出自己都不在乎的劣质图片。 Chris Steele-Perkins 1)不要觉得摄影很容易。就想写诗,要写几句韵文或许很容易,但那不足以成为好诗。 2)学习摄影,看看大师们是怎么做的,向他们学习,但不要试图复制他们的影像。 3)去拍那些你真正关心的事物,那些真正吸引你的事物,而不要拍摄你认为你应该拍的东西。 4)用你认为正确的方式去拍,而不要用你认为应该用的方式去拍。 5)愿意接受批评,它们有时是有益的,但是要坚持你的核心价值观。 6)学习和理论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你更多地是通过实践来学到东西。拍摄,拍摄很多很多照片,为之沮丧,然后拍摄更多。磨练你的技术,投入大千世界并且做出回应。 Constantine Manos 不要去拍那些仅仅显示出事物表象的照片。你把图像的各种元素组合在一起的方式就想我们展现了我们未曾见过的东西。更不要忘了,影像中被捕捉下来的瞬间使之在时间的长河里成了唯一。另外,尽量参加你敬重的摄影师的短训班,但首先你得搞清楚他们不仅仅是好摄影师,同时也是好老师。拍出好的照片很简单。创造出很棒的图片很难。创造出伟大的图片几乎是不可能的。 Donovan Wylie 要享受摄影。尝试不要去寻找图像,而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让图像来刺激你。要带着目标来拍摄,为了出版一本书,或是举办一个展览,但更重要的是,要为了找到你自己的意见、自己的主题和自己的方式去拍摄。记住你的作品是关于你本人的,而不是你所代表的东西。这是个微妙的平衡,你要学着去把握,当然,别最后去拍自己的脚就行了。换言之,你要试着把自己的个人经验转换成普遍经验,这确实是有可能的,而且我认为这是任何艺术形式的关键诉求……去研读Michael Schmidt的Waffenruhe一书—— 去研究所有伟大的摄影师并且要喜欢研究他们,从头开始研读,去看早期美国摄影师,然后德国的,还有法国的,然后再仔细研读一下二十世纪60年代采用摄影术的艺术家,比如Rusha等。不要让自己陷入理论中不可自拔,而要尊重理论。 去读读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的摄影理论——实际上,好好研读罗伯特·亚当斯,你会学到很多东西。去读文学作品,特别是早期俄国文学、法国文学以及现代美国作品,还有爱尔兰文学,比如詹姆斯·乔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1941),游记类文学作品在描写和记叙方面与摄影极为接近。不要为了风格而风格。如果你有自己的主题,你也可以采用别人的方式,只要对主题有帮助。反之亦然。如果你要去拍大家都已经拍摄过的东西,那么就采用你自己独有的方式和风格。而最终你两样都会得到,你的意见会自己显现出来,但这需要时间。去读读《How You […] 华宇新闻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12-13
华宇平台网址> 如何找出画面中的最佳视点 如何找出画面中的最佳视点 视点是指观察景物的角度,即从何处去观察景物。对于摄影来说,视点便是相机的拍摄位置,当你确定了要拍摄的物件之后,首先要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把从不同角度得到的印象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视点。而这个视点,便是我们要采用的拍摄位置。 如何选择最佳视点 最佳视点,应选择有利于主题表达的角度。各种角度都有各自的表现特点,只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那就是合适的角度。摄影者面对的景物,除了那些平面的绘画、图案、文稿、图表等,绝大多数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和底面,这些面各自展示出自己的特征。那么,从哪一个面去观察景物的形态才最美呢?我们应如何选择最佳视点?这需要从视点的距离、方向和高度三方面来考虑。 ▲光圈: F4 曝光时间: 1/40s ISO : 800 焦距: 24mm。在实际拍摄中,应尽量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拍摄,多方位呈现主体物件。 ▲光圈: F4 曝光时间: 1/60s ISO : 1600 焦距: 24mm。 视点的距离 当我们观察一处景物时,远看和近看的效果是不同的。摄影也是这样,面对一个被摄体,需要从多远的距离去拍,相机的观景窗中应包括多大的景物范围,是摄影者首先要决定的问题。人眼在观察景物时,能迅速把注意力集中到整个视野范围内最感兴趣的区域上,其余部位则被选择性地忽略,使集中观看的那一部分保持鲜明的印象。然而,摄影却做不到这一点,相机记录下来的是镜头视野范围内的全部景物,凡是它能拍摄清楚的物体,在照片上几乎同样突出。 ▲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1500s ISO :200 焦距: 20mm。人眼在观察面前这只狗的时候,后面的景物将被自然虚化与忽视,但在相机拍摄的画面中则前后都非常清晰,远远大于人眼的矫正范围。 如果你想特别强调画面中的某一点,则须设法让相机把这一部分强调出来。近拍这一局部,使其影像在照片上大而鲜明;或者只把这一局部拍清晰,而使其他景物模糊,将重点烘托出来;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手段,如透过对光线和色彩进行处理,使这一局部从整体中分离出来。 ▲光圈:F4 曝光时间:1/1000s ISO:200 焦距:90mm。尽量靠近被摄物件构图,使其在画面中大而鲜明。 如果片幅中有多余或碍眼的景物,就必须在取景时把它排除在画面之外,以避免构图零乱。因此,在选择视点时,首先要确定从多远去看,看整体还是看局部,看大的环境还是看具体细节,亦即希望相机观景窗中所包含的景物范围应该多大,摄影者在选择视点前应有明确的构思。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1000s ISO : 200 焦距: 35mm。即使使用同一个镜头拍摄同一个景物,距离不同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构图,使用何种构图应对具体物件进行具体分析。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800s ISO : 400 焦距: 24mm 。 ▲光圈:F2.8 曝光时间:1/800s ISO:400 焦距:50mm。使用大光圈可以让被摄主体和背景中的其他物体分离开来。 ▲光圈:F5.6 曝光时间:1/1000s ISO:200 焦距:50mm。黄色在画面中异常突出,使其在画面中成为绝对的主体和视觉中心。 不要忽略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不起眼的菜市场、街边小店也会有很多动人而富有意味的角落值得留住。 华宇新闻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10-30
华宇注册首页> 5个让新手提高水平的拍摄练习 5个让新手提高水平的拍摄练习 这次,在实地拍摄中对一些摄影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为了能让大家更好掌握曾经学过的基础,在此我列出了外景实拍训练的5个知识点以及样片讲解。就算是多么耳熟能详的基本功,也是要适时练手才能根深蒂固,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往上爬得更高。事不宜迟,马上进入我们的课堂! 一、对焦与运动物体拍摄练习 静止物体 拍摄静止物体的设置方法,我们在对焦体系使用总结中已经讲过:先调整手动、自动对焦切换按钮为自动对焦;设置单张、连续自动对焦切换按钮为单张自动对焦;然后设置对焦点选择按钮为中心点单点对焦模式;设置拍摄方式选择按钮为单张拍摄;最后利用相机默认的半按快门对焦锁定功能。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画面中的主体能够被对焦清楚并出现在画面中的任何位置。 图中分别将花的尖端拍摄在画面的4个地方,大家也可以找一些物体进行练习。作者Jzhao 运动物体 运动物体的拍摄比较复杂,基本上有两种方法: 运动物体对焦作品 作者Dream Hu 一种仍然是与拍摄静止物体一样的设置方式,在拍摄时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拍摄的快门速度要足够快(视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定。一般来说,拍人需要快于1/60秒,拍人或动物奔跑需要快于1/200秒,拍一般速度的车需要快于1/500,拍摄高速行驶的车或者被踢出的足球等往往需要1/1000秒甚至更快);其次摄影师必须尽可能减少对焦结束到全按下快门之间的时间间隔(意思就是说,摄影师必须在相机对好焦之后尽可能快的按下快门,尤其当运动物体是迎面或背离你运动时)。 追随拍摄法 拍摄运动物体的第二种方法是追随拍摄法。追随拍摄法的思想是相机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始终跟着物体同速移动。正是因为这样,物体在画面中就应该是一个清晰的成像,而背景会因为相机的移动被拉出一条条的丝线。请看以下示意图 运动物体追随法拍摄作品 这样的追随拍摄法适合物体在前方沿着左右运动的情况。另外还有一种追随拍摄法是通过在拍摄时转动(拉动)变焦环,例图看下面。与前一种追随法不同的是,这种转动(拉动)变焦环的追随拍摄适合物体迎面或背离的情况。拍出画面的四周向中间成放射状的线条,而不是直线型的动感效果。 拉动变焦环示意图 作者Freya Tang 为了使画面更加完美,大家在使用追随拍摄法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快门速度一般设定在1/30秒-1/60秒。稍微慢速的快门可以使画面更有动感,而且不至于太慢的快门能够保证画面中主体不容易抖动,仍然是清晰的;二是如果相机对焦性能很好的话,比如佳能(CANON)7D或者尼康(NIKON)D300s等,不妨采用连续自动对焦模式。这样也能使相机一直将主体对焦清晰(对焦性能不太好的相机,若使用连续自动对焦模式,由于两次对焦之间时间间隔较长,大约为0.5-1秒,效果可能会较差)。 二、测光范围选择模式练习 第二个内容是不同测光范围选择模式的练习。我们已经知道测光范围选择模式有全局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以及局部测光等。在这节中我给大家提出的任务是:亲手操作感受点测光与全局测光的区别。当然,如果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尝试中央重点测光以及局部测光。 作者Ivan Zhou 图左采用点测光,测光点是中心的一个小区域。因为相机的测光系统将纯白色的白纸变成18%中等灰色,画面整体偏暗。而图右采用全局测光,所以相机不仅考虑中心的白纸,也考虑到了周围颜色相对较深的砖墙,画面整体曝光亮了许多。 三、曝光参数确定准则练习 景深的三要素想必大家已经熟记在心了:光圈值,焦距以及对焦距离。下面我们结合环境练习一下不同场景拍摄光圈值的选择。 风景示意图1 光圈 f/8 作者Dream Hu 风景示意图2 光圈 f/16 我们在曝光基本准则中提到过。拍摄风景时光圈一般要选择小一点,比如f8或者更小。下图一所拍摄的环境风景,由于所拍摄画面中均为较远的物体,所以对景深的要求无需很大,光圈f8左右就可以了。而下图二中画面从前方的石块,积雪一直延伸到很远处的树以及云雾,所以需要使用更小的光圈f16以获得非常大的景深。 而对于拍摄人物或者小品来说,一般会使用较大光圈。因为虚化的背景可以突出主体,而且这种虚化背景的效果可以让画面显得更加柔美。下面两图就是好的例子。 人像示意图 光圈 f/1.2 小品示意图 光圈 f/2.8 一般只要光线足够或者没有特殊的效果要表达,这些光圈的设置都是相对固定的。 四、测光理论练习 测光的原理是:测光某一区域得到的曝光组合,就是使这一区域变成中等色调的曝光组合。如果想在光圈优先模式A(Av)档中将颜色拍成较白色,应当设置曝光补偿为+2.0。同样的道理:如果想在光圈优先模式A(Av)档中将颜色拍成较黑色,应当设置曝光补偿为-3.0。 白色物体点测光图 点测小熊白色部位曝光补偿+2.0 作者Ivan Zhou 粉色物体点测光图 点测小熊曝光补偿+1.3 作者Ivan Zhou 在外景实拍训练中,我们可以拍摄一些简单的物体,将它们测光准确。 五、构图练习 斜线构图法作品 作者Skydragon […] 华宇新闻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10-20
华宇注册首页> 摄影基础全方位揭开焦距的奥秘 摄影基础全方位揭开焦距的奥秘 “焦距”是指镜头的长度吗? 不是的。焦距并不是指镜头的长度是多少,而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 明白了焦距长度,焦距会对图像大小的影响就很好理解。对于一台全画幅相机来讲,标准镜头(与人眼的透视效果相似)的焦距为50mm。镜头的焦距小于50mm的镜头被称作“广角镜头”——因为相机透过它们成像,摄影师能看获得更宽广的视角。反之,镜头的焦距大于50mm的镜头被称作“长焦镜头”,长焦镜头能把远处的物体放大,但视角却狭窄了许多。 视角是什么? 简单来说,视角就是镜头能拍下来的场景范围,以“°”为单位来计算。让我们举个例子,一支鱼眼镜头可能会提供一个180°的视角,这意味着它可以拍到你面前的一切事物。相反的,一支200mm的镜头,它的视角非常狭窄,仅为12.3°。这样你就可以拍摄一张范围比较小的,包含许多细节的图片。 照片的视角与全画幅的传感器有什么关系呢? “全画幅传感器”被很多影友认为是高级相机的象征,其实它只是一个产品规格参数,这类相机的传感器尺寸大小为36×24mm ,与35mm胶片规格大小相同。这就意味着,你通过镜头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胶片或者是全画幅相机拍下来。所以,如果你给一台佳能EOS 5D MarkIII 或者一台尼康 D800上装一支焦距为70-300mm的镜头,那么你实际得到的焦距也为70-300mm,毫无偏差。然而,现在市面上相机的传感器大多数都不是全画幅的,这类相机被称为非全幅相机或简称为APS-C画幅相机。它们所拍到的照片比镜头所提供的焦距范围小一些,这些相机的传感器是将镜头视角“剪裁”之后呈现出来的,拍下的照片仅是镜头所呈现这一区域中心处的画面,所以使用同样的镜头,放在全幅和非全幅相机上,视角是不同的。 这对我拍摄照片有影响吗? 当然有。当你使用同样焦距的镜头拍摄时,非全画幅相机的拍摄视角要比全幅相机小,也就是说视角要窄一些。这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风光照片的时候,区别非常明显,全幅相机可以记录下更加广阔的画面。但是,非全幅相机的窄视角对于拍摄野生动物非常有利,使用同样的焦距,用它所拍摄到的动物比叫要比全幅相机拍摄的更“大”一些。这是因为它的等效焦距更长。 你所说的“等效焦距”是什么? 在介绍相机的时候,你可能会经常看到这个词,就如同总看到“35mm等效焦距”一样,指的是镜头焦距。它是在不同规格的镜头和相机进行比较的时候,提供一个标准的依据。将镜头安装在全幅相机上,实际焦距就是镜头上所标注的数值。而非全画幅相机的等效焦距是镜头的实际焦距乘以焦距转换系数得出的。比如说,奥林巴斯PEN相机采用的4/3画幅的大小就相当于全画幅的一半。 也就是说,用它来拍摄,等效焦距就是镜头上标准数值的2倍。如果想要拍出与35mm全画幅相机相同大小的物体,你就需要一支焦距小一倍的镜头。 APS-C画幅是现在大部分单反相机所使用的传感器,比4/3画幅要稍大一些,但它们所能够拍摄的区域还是要比全画幅的稍小。佳能EOS系列相机的焦距转换系数为1.6x,而尼康、索尼和宾得相机的焦距转换系数小一些,是1.5x。 也就是说,75-300mm的镜头用在佳能 EOS 650D上就变成了120-480mm的镜头? 如果是指有效焦距的话,那么答案是“是的”。但无论是安装在全画幅相机还是非全画幅相机上,75-300m镜头的焦距依旧是75-300mm。就算是图像被放大,但透视效果是恒定的,因为改变的只是视野而已。为了降低镜头成本,更适应非全幅相机,镜头制造商还生产了“数码专用”的镜头。 什么是数码镜头? 数码镜头是专门在非全画幅的单反相机上使用的镜头。这些镜头的等效焦距依旧是实际焦距乘以焦距转换系数,一支10-20mm镜头的有效焦距大约是15-30mm(10-20mm×1.5或1.6,这要取决于不同品牌的相机)。但是它们的成像圈通常要比35mm全画幅镜头更小一些。数码镜头是没办法在全画幅的相机上使用的,它无法适应一个更大传感器从而产生图像。如果你将它们安装在全幅相机上,拍摄的照片就会出现暗角,甚至是整个一圈黑色。有些全幅相机可以选择“非全幅格式”,允许用户在应急的时候,使用非全幅镜头。 华宇新闻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10-18
华宇注册首页> 四招测光要领教你精确曝光 四招测光要领教你精确曝光 对于摄影师来讲,为了获得最好的影像质量就必须先对拍摄场景进行正确曝光,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增减曝光量,创作出符合自己审美观的画面效果。如今的相机大多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测光模式,为了获得相对精确的曝光,就要根据不同的拍摄现场和不同的拍摄物件采取相应的测光模式,以避免失误。 避免测光失误的方法 最为精确的曝光方法是拥有一个 测光表 ,一般来说,它的测量精准度比相机内建的测光系统要更精确一些,最常在人像摄影和广告摄影中被使用。在没有测光表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充分发挥相机本身测光系统的最大功效,尽量做到准确曝光,根据拍摄物件不同的光照条件和画面结构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 测光表测光示意图。 正确测光的有效措施 曝光正确与否对拍摄画面的影像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根据相机测光装置的性能大都取亮度平均值的特点,实施正确测光的有效措施及要领,大概可以概括为4种方式。 利用参照物测光 相机测得的物体的反光率都是18%的灰,可找一块中灰色的纸板置于被摄物体前面或者旁边,让其面向镜头的方向,相机镜头对准灰板并让其充满整个画面测光,用得到的曝光值进行曝光,基本可以得到曝光准确的画面。 替代法测光 在没有灰板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手臂来代替灰板测光,手臂的反光率在20%左右,基本接近18%的灰板。在拍摄时,先对着自己的手臂测光,用测得的曝光值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曝光量。 光圈 F4,快门 1/2000s,焦距 70mm,ISO 100,用手臂替代被摄人物测光,曝光值基本一致。 近距离测光 测光时相机尽可能地靠近被摄物体,这种测光方法可以将测光区域缩小在被摄物体的某一局部,有效地排除其他部位的干扰,所以测光结果也更为实用。近距离测光可以确保相机的测光系统和被摄物体的受光条件基本一致,可以测得重点部位的亮度值,因此得到的曝光组合也更准确可信。 优先对拍摄物件的重要部位测光 拍摄明暗反差较大的场景或者人物,测光时应以其重要部位的亮度为依据来曝光,例如在拍摄逆光人像时,应以人物脸部的亮度为基准曝光。 光圈 F6.3,快门 1/160s,焦距 35mm,ISO 125。 华宇新闻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10-11
华宇平台网址> 华宇注册平台官网_实战白平衡的创意应用 华宇注册平台官网_实战白平衡的创意应用 白平衡是相机进入数码时代之后才有的功能,在相机上一般以WB按键出现。正确调节白平衡不但能够让照片忠实于色彩,而且巧用白平衡还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创意效果。今天IT168从零开始学摄影就带着您实战白平衡! 要了解白平衡先得了解色温的含义。色温是衡量颜色的物理量,把“绝对黑体”加热到某种颜色时所对应的温度即色温,单位是开尔文。 在日常生活中,某个物体的颜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光照情况下其颜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正确界定颜色,就需要有一个标准,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体颜色,都是在白光照射下的颜色。因为日光与白光的色温基本一样,摄影中用日光来代替白光,作为标准光源。这里所说的“日光”是指晴天室外正午、不含紫外线的光线,色温是5500K左右。 白平衡就是针对不同色温条件下,通过相机内部调整还原物体本来的颜色,以达到更接近人眼的视觉习惯。白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任意色温条件下,相机镜头所拍摄的标准白色经过调整,使之成像后仍然为白色。 色温图 现在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场景色温: 烛光的色温大概是1900K。白纸放到烛光下就是橙黄色的。 家用白炽灯的色温大概是2800K。白纸放到白炽灯光下就是黄色的。 日光的色温大概是5500K。白纸放到日光下就是白色的。 频闪灯的色温大概是6000K。白纸放到频闪灯的闪光下就会特别白。 白色荧光灯 色温大概是7000K。白纸放到白色荧光灯下就是白色偏蓝的。 天光的色温大概是11000K。白纸如果只反射天光就是蓝色的。 下面让我们实战一下白平衡的应用。 如何正确设置白平衡 数码相机一般会有4类白平衡模式——自动白平衡、手动白平衡、直接调节色温值、色温场景模式。 自动白平衡就是相机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设置色温值,尽量保证“白纸”是白色的。但是出了这个范围就无能为力了。不过这适用于大多数场景。 手动白平衡能够准确地保证色温的准确性,但是需要自己设置。不同的数码相机有不同的方法设置,要参阅说明书。 直接调节色温一般都是在明确知道被摄体所处环境色温之后,或者明确知道拍摄时被摄体所处色温。一般都是影视摄影用。 色温场景模式是一种方便摄影师快速调节并且能够相对准确得到色温的方法。有诸如白炽灯、日光、多云、阴影等等很多场景可以选择。 对于白平衡设置来说,其实只要我们选择的白平衡符合被拍摄场景的色温即可。 同样的场景不同白平衡拍摄效果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合适的白平衡才能拍出符合人眼视觉的照片。上图中钨光灯白平衡和荧光灯白平衡都能够看到很明显的偏蓝色,照片效果看起来很诡异,而阴天模式白平衡又让照片发黄了。 对于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可以简单地解释成这样:环境的色温越高,整个环境就趋向于蓝色;环境色温越低,整个环境就趋向于红色。而正确设置白平衡就是在环境色温高的时候往照片里加黄色来中和环境的蓝色;在色温低的时候往照片里加蓝色来中和环境的红色。在学会了正确设置白平衡之后,我们来看看如果我们故意不正确设置白平衡会不会有创意效果出现吧。 白平衡的创意应用 在学会了正确设置之后,我们通过白平衡的原理就能发现,其实如果善于不正确设置白平衡,我们可以为照片增加更多色彩。 实例1 如何设置白平衡:调高色温或者选择阴影等白平衡模式。 将相机内的色温调高,相机会自己往照片里加黄色。这样一张晚霞余晖的感觉就出来了。金灿灿的霞浦让人感到温暖和丰收。 实例2 如何设置白平衡:调低色温或者设置成烛光等白平衡模式。 同样是霞浦,将相机调整至低色温,相机会将画面拍摄得很“蓝”,这样就能够突出滩涂的宁静。 实例3 如何设置白平衡:调低色温或者设置成烛光等白平衡模式。 渔火是很好的摄影题材,江面薄雾轻起,将相机色温调低能够非常好地衬托氛围。 实例4 如何设置白平衡:调低色温或者设置成烛光等白平衡模式。 雪原最应该突出的就是寒冷。将相机色温调低,能够让整个画面呈现蓝调,这样能够更好地突出寒冷。 华宇新闻 www.ego-photo.com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1-03-02